國發會今(15)日指出,行動支付去年普及率突破五成,今年交易金額則可望破千億元,若按照前幾年成長速度,有信心在114年達到九成。另外,為鼓勵小商家導入,針對月銷售額逾20萬元仍照1%課徵營業稅的優惠,將從明年延長至2025年。
國發會表示,在繳費服務方面,包括護照、公司登記等逾百項規費及綜所稅、地價稅、房屋稅、牌照稅等稅費皆可使用行動支付繳納,2018年稅費繳納件數較2017年大幅成長近六倍。此外,水、電、油及天然氣等公用事業已全面導入行動支付。
在交通觀光方面,高鐵、台鐵、高捷、桃園機捷及國道全線服務區等皆已提供行動支付服務,淡海輕軌也預計今年底導入。此外,目前故宮、科博館等文化教育館及逾八成國家森林遊樂區與觀光遊樂業者均已導入行動支付。
在民生消費方面,目前四大超商逾1萬家門市已提供行動支付服務。另包括近九成醫學中心、逾1.3萬輛計程車、逾3,500家連鎖餐飲門市等場域均可使用行動支付。
在財政措施方面,為鼓勵小商家導入行動支付,財政部於2018年起針對小規模營業人提供租稅優惠,月銷售額逾20萬仍按1%課徵營業稅,目前已核准逾3,000家小商家。為擴大效益,財政部也宣布將優惠期限由2020年延長至2025年。
在基礎環境方面,金管會將加速修正《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開放跨機構金流服務,並擴大業務內容,對於行動支付創新應用有相當助益。針對資安議題,政府已訂定《行動應用App檢測規範》,並加強輔導業者符合資安規範。
國發會強調,行動支付小規模營業人1%營業稅優惠延長是因許多店家擔憂,若導入行動支付一年多優惠措施就取消,隨後變5%稅率,因此有所疑慮,為放心導入行動支付,因此延長到2025年,稅損部分可從整體經濟考量,讓更多店家加入,就可增加更多國庫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