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4)日審查汽車零組件關稅調降案,國民黨立委費鴻泰、陳學聖堅持,解決國產車危機的關鍵就是降稅,多數民進黨立委強調不該過於「倉促」,要求車廠承諾降價。最後經財委會協商,雖降稅案通過初審,但須交付黨團協商,這會期三讀機會相當渺茫。
由於交付黨團協商會進入一個月冷凍期,除非車商具體承諾降價、為勞工加薪,民進黨才會同意重啟協商,也才有機會進入二、三讀,否則本會期無望通過降稅案。換句話說,財委會等於是將球丟回車商,在「我降稅、你降價」的大原則下,才有討論空間。
至於政院版草案,行政院政委龔明鑫昨表示,仍須經濟部與業者繼續溝通,包括降稅後能否反映在車價、配備上,財政部今日也將召開關稅稅率審議委員會,通過後才會報行政院,再送行政院處理,「但按照程序本會期來不及」。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表示,政府降稅,若廠商不降價,市占率也不會提高,希望車商能夠將減稅利益回饋給消費者及勞工,若無白紙黑字承諾、倉促降稅,對於產業是否有幫助都還是未定之天。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目前車商所提出的回饋方式較多元,未必是降價,可能是保養、安全設備等,會持續與車廠溝通。
費鴻泰則說,他所提草案都是「照抄工業局」,不懂財政部、經濟部為何反對,國產車市占率從2016年的六成,降到今年只剩五成,難道經濟部不急嗎?
陳學聖表示,過去四年國產車靠著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才能存活下來,但國內最大組車廠國瑞去年都爆出放「有薪假」,顯示產業情況已惡化,而關鍵就在汽車零組件降稅,政府有義務提供國產車公平競爭機會。
王美花表示,國產車市占率降低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匯率因素,歐洲、日本貨幣貶值,車輛進口到台灣更有競爭力;第二是進口車車型選擇較多;第三則是進口車與國產車的價差越來越近。
經濟部工業局評估,一台售價50萬的國產車,降稅之後大約可節省成本4,500元至5,000元,將關稅調降並合理化,有助提升國產車成本競爭力,吸引國際母廠加碼投資我國汽車製造業,進一步爭取整車外銷商機。
來源:引自 108.12.4 經濟日報